杨惠敏在为800抗日壮士献旗后,还发生了什么事情?

本文已影响3.22W人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日战争 爆发。中国军队“八百壮士’,与日本侵 略军在市区阵地上最后一次鹰战。谢 晋元团长率领“八百壮士’,坚守苏州河四行仓库,女童子军杨惠敏代表各界, 泅渡过苏州河向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献旗致敬。这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慨和民众的同仇敌忾、一致抗日的昂扬之气。

杨惠敏在为800抗日壮士献旗后,还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惠敏早年曾于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暨中山大学体育系求学,七.七卢沟桥事变,中日开战,杨惠敏加入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同年8月13日爆发八一三松沪战役,日军全面大举进攻上海,日冠原想以袭击的方式迅速占领上海地区,达成“三月亡华”的目标,却出乎意料地与国民革命军爆发阵地战而成为长期缠斗。

10月26日爆发四行仓库保卫战,当时由第八十八师第524团团长谢晋元中校所率领的该团第1营死守与上海公共租界仅有一条苏州河之隔的四行仓库,作为中方军队在撤退至上海西部郊区的过程中、对日军的牵制。10月28日夜间,杨惠敏将一面12尺长的中华民国国旗裹在身上所穿着的童子军服底下,冒着战火危险,自公共租界出发成功泳渡苏州河,并获得谢晋元将军的接见,将国旗送至四行仓库。随即,杨惠敏携带了一份四行仓库守军人员的名单,返回公共租界。当时名单上共有800个人名,因此被称为“八百壮士”,但事后证明这份名单是为了战时的保防需要而故意夸大,仓库中实际上只有四百多名守军。杨惠敏所送至的国旗隔天在四行仓库屋顶升起,大大地鼓舞振奋了守军士气与隔岸观战的民众,并获得当时驻扎在租界内的世界各国媒体之赞扬。事后杨惠敏与谢晋元的事迹被编写入中华民国各级学校的历史教科书中,使得他们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国旗送到后,军心大振,谢晋元亲率军官迎接。据杨惠敏回忆,当谢团长接旗时,他本人及周围官兵均激动落泪。献旗之后,谢晋元带杨惠敏参观仓库,并看望受伤战士。当看到战士们躺在血泊中的惨况,杨惠敏大受触动,遂向谢团长提出要一份守军的名单,以便国民纪念。这让谢晋元很为难,一方面要严格对敌保密,另一方面又不忍拒绝这位小勇士的一片丹心,于是他让文书从原来第l营的名单中临时抄了许多人名,做了一份假名单给了杨惠敏,此名单上的守军数目比实际人数翻了一倍,约有800个名字,这就是八百壮士的由来。

杨惠敏在为800抗日壮士献旗后,还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2张

29日清晨,杨惠敏参加了守军举行的升旗仪式。当时守军连根像样的旗杆都没有,就临时找了两根竹竿扎成旗杆,配上绳索。升旗仪式规模不大,只有约20余人参加。升旗仪式结束后,杨惠敏却不肯离开,表示要留在仓库为战士们服务。但此时仓库异常危险,据杨惠敏回忆,谢晋元亲自开了侧门,将她推了出去,并说“:我们永远记得你,去呀,冲过去,跳下河!”因为天色已亮,不可能原路返回,所以她跳入苏州河游回了对岸。杨惠敏回忆说,在跳河时,还有颗流弹从她身边飞过。

上岸之后,杨惠敏得到了商会的接应,她马上将名单交给了会长王晓籁,于是“八百壮士”死守仓库的英勇事迹便被宣扬开了。而杨惠敏这位花季少女,也因冒死献旗的壮举,成为名噪一时的传奇人物。29日这天,她的事迹和照片占据了上海各大小报纸的头条位置,《良友》画报还把她作为当期的封面人物。

1938年,由阳翰笙编剧、应云卫导演的影片《八百壮士》问世,由袁牧之扮演谢晋元,著名影星陈波儿扮演杨惠敏。此时,杨惠敏更是出尽风头,影片放映期间,她多次受邀作游行宣传。南京沦陷之后,杨惠敏被召往战时首都汉口。在汉口她受到了热烈欢迎,并受到宋美龄的召见。

作为国民党宣传抗战的“形象大使”,杨惠敏于1938年8月被指派赴美国纽约华沙镇参加世界青年第二届和平大会。在美国,杨惠敏在华侨界受到了英雄式的欢迎,极大地宣传了中国的抗战。

会议结束后,中央财政部又电汇了500美元资助她继续旅行,以宣扬国威。杨惠敏此后共接受英、法、德、意、荷等十余国的邀请,约两年内,巡回发表演说达300余次。“英雄之旅”之后,杨惠敏回到了重庆,又被国民党多位要员接见,财政部部长孔祥熙甚至还安排杨惠敏在相关部门挂名,每月坐领干薪500元。不久,宋美龄又一次召见了杨惠敏,勉励她好好读书,并交待教育部安排。

开始时,教育部安排杨惠敏到中央大学旁听,可好景不长,据杨惠敏自己说是因为她“太好动”,受不了这个第一学府的严规,所以后又被教育部保送到坐落于歌乐山的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就读。但在这里,杨惠敏也不安静,后因参加学生运动等原因受到校方警告,她一气之下又想离开。一位美国侨胞帮杨惠敏办好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入学手续与奖学金,因此她得到了赴美留学的机会。

杨惠敏在为800抗日壮士献旗后,还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3张

但是去美旅途遥远,为了凑路费,杨惠敏居然直接找到财政部长孔祥熙向他申请政府资助。在战时财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孔祥熙直接批了一张3000美元的支票给她,可见杨惠敏当时在国民党内受关照的程度!拿到支票后,杨惠敏决定启程前往香港,从那里转道去美国。出发前她又去拜见了宋美龄,向她辞行,宋美龄出于对青年人的爱护,还嘱咐她“凡事应三思而行”。

就在杨惠敏在香港准备转往美国之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留学计划落空。杨惠敏只好化装成小商贩,夹在难民之中转回大陆。她经广东惠州赴曲江,在曲江县得到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的收容。该委员会在曲江设有难民接待站,主任为陈志皋。受命营救在港同胞。

陈志皋问杨能否接受秘密接运困滞香港的各界爱国人士回内地的任务。此时的杨惠敏充满幻想,一心想投身惊险生活,再创辉煌,不加考虑地就答应了,随后,按照陈志皋提供的名单,杨惠敏往返于香港与内地之间,营救在港人员,先后被她接回的要员有40余人,如东吴大学教授吴经熊全家与国府主席林森的亲属等人。

在营救过程中,杨惠敏与一位军统局香港站通讯员赵乐天认识并结伴同行。赵乐天当时一面为军统服务,一面在“跑单帮”,即可能是利用职务之便,在香港到曲江这条线路上做药品等物资走私生意。赵乐天很快发现了杨惠敏的利用价值,又贪图其青春年少,所以对她大献殷勤,逐渐赢得了杨惠敏的芳心并与其同居。可以说,这一段时间杨惠敏被赵乐天利用,并被拉上了歧途。据杨自己回忆,她在转运人员期间曾替赵乐天托运过两批西药回内地。

1942年,杨惠敏顺利完成了三批爱国人士的援救工作,赈济委员会对她进行了嘉奖,并拟对她进行妥善安排。据黄慕兰(曾为中共中央特科成员,从事党的秘密战线工作,后奉命脱党,以民主人士身份为中共工作,参与了香港文化名人大撤退等重大行动)在自传中回忆“,到1942年10月间,陈志皋怕杨惠敏在香港活动时间久了,难免会有暴露被捕的危险,就打电报秘密通知她即速回来,打算另行派遣工作队去接替她。可杨惠敏却抱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态度,坚持要在香港冒险继续工作。”

杨惠敏1939年去重庆,因她献旗有功,被教育部保送到乐山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就读,后因参加学生运动等原因受到校方警告,她一气之下去了香港。其时她年仅18岁,充满幻想,一心想投身惊险生活,再创辉煌。军统香港站通讯员赵乐天一是贪图她青春年少,二是发现她有爱虚荣的弱点,乃大献殷勤,赢得她的芳心与之同居,拉着她迈上了歧途,成为军统外围人员。

1942年日军占领香港,杨惠敏及赵乐天奉命护送难胞。著名电影演员胡蝶潜离香港前,将历年所置衣物、首饰和各种纪念品装箱30余口,委托杨惠敏带往重庆。不料一个月后杨惠敏突从湖南来信,称托运的行李均在广东东江遇匪遭劫,胡蝶闻讯犹如五雷轰顶,整日以泪洗面,一病多日。

胡蝶与原上海警备司令杨虎及青帮头子杜月笙有交往,她到重庆后先借住在杨虎家,不免哭诉丢失行李之事,杨便请戴笠帮忙。戴笠早就对胡蝶垂涎已久,苦无门路,一听说是她的事满口应允,并将胡蝶夫妇接到自己的中山四路公馆居住。胡蝶忧郁成疾,又是他自告奋勇多方关照,承担所有医疗费,并立即派人去湖南株洲,将杨惠敏、赵乐天一并拘捕,以飞机押解来渝。

但自初审起,杨惠敏就哭闹不已,矢口否认偷盗胡蝶行李,并细说被劫经过,声称连她自己的衣物亦同时遭劫。因童子军是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创办的,他很庇护杨惠敏,军统不敢乱整她。提审赵乐天则毫不留情,刑讯之下他认罪画押,却又交待不出行李下落。戴笠大发雷霆,下令将杨、赵两人关进看守所,说是找不回东西就长期监禁。他又乘机去恐吓胡蝶说,现在杨惠敏已向戴季陶告状,住在城内不安全,将胡蝶骗到“中美合作所”内的杨家山去住,最终将胡蝶霸占。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迁来重庆出版的《南京晚报》不知从何处听到风声,首先发表了题为《胡蝶衣物遭劫杨惠敏涉嫌被捕》的消息。该报采访部李主任还紧盯不放,追踪采访,获知杨惠敏关在石灰市,又予报道,重庆全城为之轰动,不少读者为她打抱不平。

杨惠敏在为800抗日壮士献旗后,还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4张

此时戴笠一方面派人去给《南京晚报》打招呼,极尽威胁之能事,迫使该报沉默,不敢再发任何消息。另一方面他派人将杨惠敏秘密押往贵州息烽集中营囚禁,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前夕,社会上淡忘此事,他乃将杨惠敏提回重庆关在渣滓洞监狱。他还借口防止串供,将赵乐天一直关在重庆未送贵州。

杨惠敏到底是不是盗窃犯呢?显然她是冤枉的。

别人的话也许靠不住,惟据当年因违犯“纪律”被拘押在渣滓洞的军统重庆特区西郊工运小组长王仁德在1985年写的材料说:“杨惠敏在渣滓洞经常沉默寡言,仰天长叹,悲愤不已,十分憔悴。”“对于她的遭遇,在军统内部,特别是在‘东南特训班’、‘中美所特训班’的江浙籍学员中曾激起不满。故军统厕所内,不断发现‘羊羔下狱,蝶藏金屋’、‘何罪之有,请问青天’一类鸣不平句。局本部督察室主任廖华平既查不出书写者,也不敢向戴笠呈报,只有偷偷派人用刀刮掉。但不久又出现‘人间不平事,没有今天多’和‘不平则鸣’等话语。”

同时被囚禁在渣滓洞男牢的赵乐天,放风时也对王仁德诉苦说:“香港沦陷后局势异常混乱,我们本想轻装出逃,哪知胡蝶再三央求杨惠敏带东西,我们不得已方答应。你想,几十口皮箱在乱世中岂能掩人耳目?土匪岂能放过?连我们自己的东西也赔进去了,我们去找谁申诉?”

王仁德问赵乐天道:“那你受审期间为何承认?”

“唉呀,”赵乐天叹气说:“戴老板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我若不认账哪能活到今天呢?况且一经定案,从此无人复审,我也就没有翻供的机会了。”

杨惠敏此时虽与赵乐天同监关押,却照旧难以聚首,可谓咫尺天涯。1946年春节,经王仁德说情,渣滓洞看守所长濮齐伟同意让他们一道排演京剧,分隔多年的杨、赵两人始初次面晤。杨惠敏感伤地说:“太侮辱人了,真是天大冤枉!我几次想自杀,只是死不瞑目。”一句话说得赵乐天流下泪来。

同年3月,戴笠因飞机失事摔死,继任者毛人凤为笼络属下人心,下令开释杨、赵。而执行任务的特务并未讲清原因,只说要将他们“转移”。杨、赵担心被“密裁”,死活不肯走,表示情愿死在渣滓洞。来人不由分说,将他们铐着推进吉普车,旋即押进飞机,送到江苏镇江老家就地释放,这时他们才得知魔头戴笠已经摔死。劫后余生同住几日,薄情的赵乐天出走上海,抛弃了杨惠敏。

后据军统司法处人员透露:杨惠敏一案早在1943年即已查明,断定东西失盗并非她和赵乐天所为。司法处签呈戴笠,请予无罪释放,他却故意压着不置可否。戴笠死后司法处再度提出处理意见,经毛人凤首肯始获解脱。如果戴笠未摔死,这桩冤案的结局如何,那就很难预料了。

杨惠敏在战后跟随着国民政府撤退至台湾,后与台大体育系教授朱重明结婚,育有二子朱复圭与朱复轰。

杨惠敏在为800抗日壮士献旗后,还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5张

她曾任职于台北女师专(今台北市立教育大学)、金瓯商职(今台北市私立金瓯女子高级中学)与文化大学等学校。除此之外她也长年积极参与、宣传童子军活动及妇女救国运动。

杨惠敏1946年获释后,杨惠敏曾在江苏镇江老家与赵乐天同住了几日,但后来据杨惠敏从家乡寄给一位监友的信中透露,几日后赵乐天出走上海,最终抛弃了杨惠敏。1949年,大陆解放,杨惠敏去了台湾,定居台北,已人近中年。在台湾,她继续受到国民党高层照顾,而且曾经再获蒋夫人召见。经介绍,她与年过花甲丧偶的台湾大学体育系教授朱重明结合。

1967年杨惠敏出版了回忆录《八百壮士与我》一书。1975年,中国电影公司开拍了影片《八百壮士》,内容大量采用了杨惠敏的回忆,由林青霞扮演杨惠敏。此片正式首映时,年迈的杨惠敏还亲临现场,以示对这段历史的纪念。

1977年10月28日,杨惠敏在台北不幸遇车祸,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但从此左半身不能动弹,连吃饭也困难。1980年2月,病床上的杨惠敏又突发脑溢血中风,神志模糊,从此再没有清醒过来,到1992年3月9日去世。

据其子回忆,杨惠敏至台湾后绝口不提往事。直到上课时老师提醒,方知课文中的女童军即为母亲。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